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格柵、沉淀池主要去除懸浮顆粒物和部分BOD。該階段一般作為后續階段的預處理單元。
2、第二階段:生物濾池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性污染物質。
3、第三階段:人工濕地可進一步去除第二階段未能降解的有機物和氮、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特點:
1、不占用土地的使用面積,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是地埋式或半地上式,不影響土地的利用。
2、選擇合理的處理工藝路線,有效降解污染物,以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
3、具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能力,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的特點。
4、人工濕地的占地面積很小,約1-2平方米,而且濕地植物可以根據農戶的需求選擇。
5、無動力消耗,管理方便,只需每年清泥一次。
6、出水可用于農田灌溉或澆灑庭院植物,節約水資源。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去除顆粒雜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調節池設置液位控制器,再經液位控制儀傳遞信號,由提升泵送至A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機物濃度,去除部分氨氮,
后入流0級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生化反應,o級生物池分為兩級,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后,沉淀池 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經投加氧片接觸溶解,殺滅水中有害菌種,消毒后的清水用泵送入過濾器出水可用于澆花,沖廁等或外排。
由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裝入小車傾倒至垃圾場,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 級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進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運,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再處理。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主要工藝介紹:
(1)格柵
格柵的主要作用是將污水中的大塊污物攔截,以免其對后續處理單元的機泵或管線造成損害。
(2)水解酸化池(調節池)
為了使管渠和構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廢水高峰流量或濃度變化的影響,需在廢水處理設施之前設置調節池。調節池的作用是均質和均量,一般還可考慮兼有隔油、沉淀、混合、加藥、中和和預酸化等功能,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調節污水pH值、水溫,還可用作事故排水。
(3)生物接觸氧化(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本設備為處理系統的主體設備,設備為碳鋼防腐結構,設備包含兼氧池、兩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接觸消毒池、污泥儲存池。接觸氧化技術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生物膜法在80年代中期隨著新型填料和載體的出現,被廣泛用于處理生活污水、垃圾滲濾液和工業污水。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生長于填料表面,部分則是絮狀懸浮生長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二者的特點。接觸氧化工藝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過機械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將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



返回首頁
電話
產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