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設計原則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設計原則:
1、本設計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廢水經治理后,確保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一級標準的要求;
2、選用先進、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少、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指標。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試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試用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消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的利用空間。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水質分析和水量確定
1、進水水質
由于需方沒有提供污水水質指標,參照其他醫院的實際污水水質指標;
2、設計污水水量
按《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的規定,平均日污水量取0.4立方/床,理論設計水量按實際床位數計算。
3、出水水質要求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所規定的排放標準執行,經過處理后污水排放指標如下: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工藝確定:
(1) 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是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關鍵,處理工藝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站的處理效果、排水水質、運行穩定性、投資、運轉成本和管理操作水平等。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慎重選擇適宜的處理工藝,以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和經濟效益。
(2)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有關法規,規范,標準。
(3) 根據廢水水質和處理要求,合理選擇工藝路線,要求處理技術先進,處理出水水質達標排放。運行穩定,可靠。在滿足處理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占地和投資。
(4) 操作管理方便、技術要求簡單,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動化控制,管理、維護簡單方便,宜于長期使用。
(5) 設備選型要綜合考慮性能,價格因素,設備要求高效節能,噪音低,運行可靠,維護管理簡便,無二次污染,清潔及安全生產原則。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設計要求:
(1) 工藝流程配置合理,運行安全、可靠、簡單易行。
(2) 設備內部布置考慮運行、維修人員的操作條件。
(3) 各單元設備的計算合理、準確、可靠。
(4) 就地控制柜考慮自動及手動兩種方式。
(5) 投標方應根據進出水水質、水量要求,以生物處理工藝為基礎合理設計整套工藝系統。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工藝說明:
醫院污水首先進入格柵井,格柵的作用主要是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及顆粒物,減輕后續設備的處理負荷和保護水泵正常工作。從格柵出來的水有提升泵提升到調節池,調節池的作用是調節水質和水量,使不同時間、不同水質的水充分混合,保證進入到后續設備的水質與水量均勻一致,還可以降低一定的負荷,使整套處理設備耐受短時間較高的負荷沖擊。為防止SS在調節池沉淀,在調節池中安裝幾根曝氣軟管,起攪拌作用,同時調節池具有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可將部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為小分子污染物,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調節池出來的水自流至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水解酸化池,將不易分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厭氧消化為易分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后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生物處理后的廢水自流入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自流入消毒池,經過二氧化氯消毒后達標排放。



返回首頁
電話
產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