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生化處理采用A2O法處理工藝。肉類加工污水是以有機污染為特征,廢水中伴隨多種污染物質,且不同肉類加工企業實際所產生的污染物成分、濃度、COD、BOD5、SS、雜質等污染指標都存在很大差異,單一處理工藝很難達到處理預期,因此該類廢水的處理方法要因地制宜,綜合考量后才能確定較為適宜的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

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生化處理系統:
生化處理系統為食品肉類加工污水中最常用的系統,也是其最為關鍵的系統。因食品肉類加工污水一般具有較好的可生化性,因此以生化法為核心的處理方法是食品肉類加工污水處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工藝有A2O法、生物轉盤、SBR法等,但其主要原理都是活性污泥法,利用生物菌種來分解水中的BOD,而常用的就是A2O法。食品肉類加工廠污水主要包含三大類:生產廢水、地面清洗廢水和生活污水。

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氣浮裝置工作原理:
溶氣罐產生溶氣水,溶氣水通過釋放器減壓釋放到待處理的水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從水中釋放出來,形成20-40um的微小細泡,微氣泡同污水中的懸浮物結合,使懸浮物比重小于水,并逐漸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備有刮板系統,將浮渣刮入污泥池。4、氣浮時向水中曝氣,對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及臭味有明顯的效果,同時由于曝氣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為后續處理提供了有利條件。清水從下部經溢流槽進入清水池。已達到污水處理的目的。

肉類加工污水處理設備階段處理:
(1)篩濾。篩濾是預處理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主要作用是從廢水中分離出較粗的分散性懸浮固體物。所用的設備有格柵和格篩。格柵攔截較粗的懸浮固體,其作用是保護水泵和后續處理設備。食品工業廢水中常用的格篩有固定篩、轉動篩和震動篩等,格篩最常用的孔徑是10—40目。
(2)撇除。某些食品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這些油脂必須在進入生物處理工藝前予以除去,否則會造成管道、水泵和一些設備的堵塞,還會對生物處理工藝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油脂除去并回收又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廢水中的油脂根據其物理狀態可分為游離漂浮狀和乳化狀兩大類。通常隔油池除去漂浮狀油脂。隔油池對漂浮狀油脂的去處率可達90%以上。如果處理流程中設有調節池或沉淀池,則隔油池可與調節池或初沉池合用統一構筑物,可節省投資和占地。對小型處理系統,可設油水分離器撇油。
(3)調節。對于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大的食品工業廢水,常設置調節池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調節,調節時間一般為6—24h,多為6—12h左右。調節池容量為日處理廢水量的15%—50%。

(4)沉淀。沉淀是用來除去原廢水中無機固體物和有機固體物,以及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固相和液相。用沉砂池除去原廢水中的無機固體物;用初沉池除去原廢水中的有機固體物;用二沉池分離生物處理工藝中的生物相和液相,沉砂池一般設在格柵和格篩之后。為了清除廢水中無機固體物表面的有機物,避免廢水中有機固體物在沉砂池中產生沉淀,可采用曝氣沉砂池。采用初沉池可降低后續工藝的負荷。初沉池除去懸浮固體的效果與加工的原料和產品有關。按池中的水流方向分為平流沉淀池、豎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為了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可在沉淀池內設置平行的斜板或斜管而成斜板(管)沉淀池。一般沉淀時間1.5—2.0h。
(5)氣浮。氣浮主要用于除去食品工業廢水中的乳化油、表面活性物質和其他懸浮固體。有真空式氣浮、加壓溶氣氣浮和散氣管(板)式氣浮。當廢水進入容器氣浮池之前,往水中投加化學混凝劑或助凝劑,可提高乳化油脂和膠體懸浮顆粒的去除率。據資料介紹,氣浮可除去90%以上的油脂和40%—80%的BOD5和SS。


返回首頁
電話
產品中心